換個題目之後,現在的方向還是繞著經濟成長打轉。
也許是很天真,但是我總想嘗試證明教育與訓練對於經濟成長上會有一定程度的貢獻與幫助,
因此,這個變成了我的題目。然而,我手邊可以知道的資料是歐盟的分析資料,而其他呢?(我要做的是亞洲四小龍與歐盟的比較)
除了歐洲國家之外,其他國家對於這方面的研究竟然很缺乏..(也許是我找的不夠多)..讓我頗訝異的(當然,美國、加拿大除外)
當我在一邊思考這些關聯性的時候,我發現其實我想分析的已經很多人做過了。例如,使用回歸test上面
有哪些缺陷與limitation。是阿,都已經有很多討論了。但我內心的小宇宙隱隱告訴我:你要的不是數字而已啊!
讀經濟到後來最大的病就是:數字上癮。一但數字上癮,什麼東西就想要數字化,一但數字化感覺事情就解決一半了!!
錯!大錯特錯! 越是數字化越發現給的假設更多,想法也許更簡單,但是真的是可以拿來政策規劃跟使用嗎?
另外,一般人很常理的一定馬上想到:教育屁啦!最好真的有啥小錄用!? 是阿,似乎真的是那麼一事吧? 但我想反駁的是
從學校學到的知識也許忘記了,但是思考邏輯的訓練肯定跟學校學到的脫不了關係。這是我一直深信不疑的(本身就是個很清楚的實例 囧)
那,這個怎麼利用計量來驗證呢? 驗證不了。
除了學校之外,有太多東西是會影響「學習」與經濟成長之間的關係了。 一邊看書,一邊讓我想到過去學習的一切,
讓我想到曾看過的很多教育評論跟業界求才的相關新聞。 什麼樣的知識累積才真的是對人類有幫助的呢? 什麼東西是值得
繼續不斷學習跟研究的? 價值存在哪呢? 這些是我的好多好多疑問。 年紀越大,越覺得要學的似乎很多,但要學什麼呢?
在有限的時間生命哩,哪些東西是值得經過學習之後讓大家除了改善生活品質,而且又滿懷欣喜的呢?我知道對有些人而言
學習是麻煩且無趣的,但是一但上了這個隱,其實很難戒掉的。
說了這麼多,也讓我不斷反芻我剛剛到底讀了啥鬼東西 (大哭淚奔~~)。想想,多重點在質化跟量化的並重,也許可以減輕我
內心的無奈與不安吧。
- Jan 05 Sat 2008 10:51
論文的掙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